新闻

【禾邑微观】| 建筑的诗意

添加时间 :2015-11-03

【禾邑微观】是“禾邑精造”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分享的一些行业见闻及观点,以期抛砖引玉,欢迎思想的碰撞和交流。


清水混凝土建筑(简称清水模)一直被誉为当代建筑的诗意表达。通过展露材质本来的结构面貌,让人能够很直接地体察到建筑想表达的情感。



面对这样的建筑,有人读到了凝练、气度、庄重,有人解读为温润、平和、淡然;有人感到空无,有人觉得饱满。这也许就是对Less is more”完美的诠释吧,越接近本原,越能承载起丰富的感知。


在清水模的实践之路上,台湾建筑师从上世纪8090年代就开始运用清水混凝土尝试“新中国建筑”,其中不乏有特色的作品。禾邑的老朋友陈老师便是其中的一位践行者。


先来看看陈老师的最新作品,位于台中市区的“孵会馆


▼富有仪式感的入口




迫不及待进去看看



内部风格与外立面统一语言





会馆内部包含了会议室、多功能厅、会客厅、餐厅、客房等功能空间。





墙面上脱模留下的斑驳痕迹……



如果你以为,清水模只适合应用于这一类型的2000平米以内的“小建筑”,那就狭隘咯,再来看一个陈老师2011年的作品,这是一栋清水模高层公寓——原风景,位于台中市区。


先在外围兜一圈




清水混凝土与大理石、玻璃、不锈钢等材质和谐混搭。







公寓的公共空间主要位于一楼大堂,而经常被国内项目忽略的屋顶空间也做了充分利用。走,上楼看看去。



顶层设有酒吧、视听室。




户外露台也种上了大树!



看到这里,建筑师朋友们肯定在心里打鼓:这样玩法需要遇到怎样“大胆”的客户啊?对,重点来了,能够践行这样的建筑风格的客户是需要培(jiao)养(yu)出来的!


首先,当然是要用自己的专业度得到客户的充分信任,然后在后续的合作中不断沟通磨合,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。不要奢望一步到位,先从小的项目开始,得到市场积极回应后就可以开始大手笔的作品了。


设计师不能只想着成就自己,也要成就客户,这个项目很好地控制了建安成本(RMB8000/平米),可谓叫好又叫座,共赢才是可持续的合作从此以后,陈老师的方案总是“一遍过”,完美!(多么令人羡慕嫉妒恨啊喂~


当然,这样的建筑类型能够问世也需要有社会文化土壤,原风景的购买者大多数是留学背景,接受并深爱极简主义,甚至很多自己就是设计师……所以,通过这样一个项目聚集了一帮清水混凝土同好,这画面想想也是醉了~


以上作品建筑平面及立面由陈老师设计规划,室内设计部分由苏设计师负责。


陈老师当前正在设计建造的清水模建筑位于屏东,是一栋山里的别墅,预计明年中完工,期待建成后亲自探访。


这样想来,清水模应该是“40岁建筑”。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。三十岁时做加法,恨不能将所有材质玩个遍,“炫技”也挺值得傲娇;四十岁以后方能做减法,化繁为简,更多地留给空间自己去讲故事……


本文为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呦!